济源敌后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
时间:2018-12-28 08:11
济源敌后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中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73万,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是愚公移山精神发祥地,为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 

  近年来,济源人民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整合、城乡一体,正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济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而不懈奋斗。社会发展成果显著,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多项荣誉,经济发展迅速,201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613.5亿元,人均河南第二位。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 

  济源是革命老区,是豫北西区党组织活动较早地区,1927年6月成立了第一个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因处于北依太行西踞王屋南临黄河东接华北平原的重要地理位置,扼守南下豫西、北上陕北的战略要地,济源成为太岳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枢纽作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定鼎王屋的战略枢纽 

  早在豫北沦陷之前,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八路军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处主任朱瑞和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便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济源的王屋山区。 

  1938年2月,日军发动豫北战役,攻占新乡后即沿道清路向西进犯。朱瑞、唐天际和晋冀鲁豫省工委被迫转移到山西阳城县横河镇。3月5日,朱瑞致电毛泽东、张闻天及北方局刘少奇、杨尚昆,提议建立晋豫边抗日根据地。毛泽东收到朱瑞的电报后,喜出望外,因为八路军主力已部署到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南四区,唯独晋南没有部署,发动晋豫边游击战争,正好弥补了八路军战略布局上的不足。为了开展晋豫边抗日游击战争,中共中央、毛泽东发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 

  3月6日,毛泽东致电朱瑞:“部署甚妥,晋豫边甚重要,望有计划地部署沁水、冀城、曲沃、垣曲、济源、博爱、晋城等地之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在西、北两面之行动。”3月9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指出:“……为了保障将来转移便利,必须巩固梁山的转移枢纽,并布置太岳山、王屋山(朱瑞处)工作。”毛泽东特别强调,这是“政治局战略决定之基本精神。”3月24日,毛泽东又致电朱瑞及朱德、彭德怀、唐天际等,要求“以最快之迅速创造坚持抗战的巩固根据地。”“建立完全在党领导下的有战斗力的若干游击兵团及地方游击队。” 

  毛泽东的上述指示,不仅为开展晋豫边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指明了方向,而且作出了“布置王屋山工作”的重要决策,确定了晋豫边区的战略重点。从而也确定了开辟王屋山区,创建济源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晋豫特委坚决贯彻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王屋山为枢纽,创建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 

  1938年3月下旬,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朱瑞代表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阳城横河镇召开联席会议,宣布撤销晋冀鲁豫省工委,建立以聂真为书记的中共晋豫边特委。接着,特委在阳城下寺坪又成立了以唐天际为司令员的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队。 

  1938年4月,聂真、唐天际率特委和游击队司令部机关人员,南下济源,进驻邵原、北寨等地,决定以济源为中心发展壮大抗日力量,开辟晋豫边根据地。全力扩充抗日武装,举办北寨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活动先后成立了爱国青年救国会、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抗日群众组织,吸引和集聚了周边县市的大批爱国青年。根据晋豫特委的指示,济源县委书记杨伯笙率杜八联抗日自卫团、金六联抗日自卫团200人(枪)成建制地参加“唐支队”,沁阳县委的冯精华也先后亲自组织和带领三批青年骨干上山参军。晋豫边所属其他十几个县也先后动员不少青年向这里聚拢。4月28日,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队在济源县邵原黄楝树村召开誓师大会,拉开了晋豫边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他们先后单独或配合友军,参与了西阳河之战、晋南会战、町店战役,后又转战曲沃、绛县、济源等地,连战皆捷,声威大震,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开辟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的主力部队。 

  唐支队积极发动民众抗日,在济源境内先后成立了济源县第七区抗日区政府和第五抗日区政府。1939年2月,晋豫特委改称晋豫地委,标志着以山西阳城和河南济源为中心的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到1939年底,济源的党员已发展到283名,地方抗日武装也扩大到2000余人。 

  1939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反共高潮,阎锡山在山西发动了“十二月事变”,致使晋豫边各县的抗日民主政权被摧毁,数百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惨遭杀害。为避免摩擦升级,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大局,根据朱德总司令与卫立煌谈判协议,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支队主动撤出晋豫边,编入一二九师新编第一旅。晋豫地委也率身份公开的地方党员、干部数千人转移到太行山南平顺县境内。所属各县党的组织转入地下,精干隐蔽,继续坚持敌后斗争。 

  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失利以后,国民党正规部队纷纷撤离,豫北、晋南形成真空地带。党中央审时度势,抽调太岳区十七团、十八团和决死一纵队五十七团组成南进支队,在司令员王新亭、政委聂真率领下,重新开辟晋豫边地区。在半年的时间内,再度开辟了南北50公里、东西150公里的广大地区,成立了包括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内的7个抗日民主政府,把岳南、岳北和中条山区连接起来,为太岳根据地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1942年4月,为加强抗日武装斗争的统一领导,晋豫区党委在济源县邵原镇张洼村成立了豫晋联防司令部,刘忠任司令员,聂真任政委,下辖十七团、十八团、五十七团及三个军分区。10月,晋豫区党委与太岳区党委合并为太岳区党委,济源划归太岳四地委领导。1943年2月,王屋县抗日民主政府、王屋县独立营相继成立。济源、王屋两县大力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政权,发展地方武装,领导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反奸反霸斗争,并组织群众抗灾灭蝗,生产度荒,为两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4年6月—9月,济源、王屋两县的地方武装配合八路军主力,在三个月内,一举横扫了济源西、南山区的日伪据点,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建立了济源、王屋两县的六个区公所,解放了1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1945年4月,济源地方武装再度配合太岳军区主力,发起了第二次豫北战役,连续攻克敌伪据点40余处,歼敌2000余名,收复了除县城以外的全部地区。两次豫北战役,横扫了王屋、济源境内的日伪据点,收复国土万余平方公里,不仅有力地扩大了太岳抗日根据地,而且为进军中原打开了通道。至此,毛泽东关于建立王屋山战略枢纽的计划胜利实现,在实施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和解放战争逐鹿中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45年8月24日,太岳四分区司令员陈康率17团等主力部队2000余人与路过济源的中央警备一旅、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等部1000余人,在济源、王屋两县独立营,济源一、二、六区区干队的配合下,准备对龟缩县城、负隅顽抗的伪县长李惠甫部发起攻击。慑于我军的强大声威,李部26日夜从东城门狼狈逃窜。27日晨,我军胜利收复济源县城,济源人民终于迎来了敌后抗战的最后胜利。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在这场洗雪百年屈辱、实现民族命运转折的8年抗战中,济源上下全民奋起,浴血苦斗,共抗外侮,谱写了一曲坚持敌后抗战的英雄篇章。济源军民共对日伪作战上百次,配合八路军对敌作战数十次,毙、伤敌500余人,俘敌1500余人,上千名党员骨干付出了生命,仅登记在册的抗日烈士就有363名。 

  、壮烈千秋的历史贡献 

  为了赢得敌后抗战的最后胜利,济源人民付出了极其沉重的牺牲和代价。一是人口损失严重。据1946年6月太岳区组织的调查统计,截至1945年底,济源(含王屋县)共损失人口126946人。其中,被敌捕杀18076人,敌特投毒杀害1624人,被抓壮丁4919人,流亡外逃31990人,因战争致伤致残2487人。二是财产损失巨大。八年间,全县被日伪焚烧、抢掠粮食728005石;被敌人烧、拆、炸毁房屋101503间;损失牛、驴、骡、马计39520头,羊80300只,猪5460头,鸡379000只;农具损失585000件,被服损失544200件;金银损失4412万元;力役折工22063000个,树木损失241232株;土地损失27500亩。除树木一项因缺少单价无法计算外,共计损失冀钞92.5661亿元,换算成1937年7月的法币币值为669.6万元。值得指出的是,煤矿倒闭、手工业作坊破产、商业、学校、公益事业的损失因当时未进行统计,实际损失将远大于此。三是经济濒临崩溃。因战乱影响,济源人口大幅下降,数十家煤矿矿主外逃,大批手工业作坊倒闭,84.5%的商店关闭,大片农田荒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削弱。 

  济源作为太岳区的前进基地和战略反攻的重要枢纽,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有力支援了战略反攻。抗日战争时期,济源人民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胜利护送了皮定钧、徐子荣领导的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韩钧、刘聚奎率领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王树声、戴季英率领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张才千率领的豫西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刘子久、郭庆祥率领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刘昌毅、张力雄率领的豫西抗日游击第六支队,以及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南下支队南渡黄河天险,参与战略反攻。 

  1944年4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豫西陷落后,中共中央立即作出了挺进豫西,发展河南的战略决策。从山西出兵豫西,必须渡过黄河。位于黄河北岸的济源就成为兵力运转的枢纽,担负着协助大军南渡黄河的艰巨任务。 

  1944年7月,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邓小平和第十八集团前总参谋长滕代远,根据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组建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太行第七分区司令员皮定钧任支队长、太行第五地委书记徐子荣任政委,迅速率队渡过黄河,挺进豫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9月6日,皮徐支队在河南林县誓师出发9月21日夜晚到济源县杜八联河清渡口。在杜八联民兵的支援下,大部队连续抢渡。当曙光破晓时,1700余人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安然渡过黄河。皮徐支队连夜从新安县越过陇海铁路,渡过伊洛河,进入伊川,向嵩山地区挺进揭开了同豫西敌、伪、顽斗争的序幕。 

  皮徐支队挺进豫西后,由于敌强我弱,开辟根据地困难很大。于是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局决定增派部队,加强豫西。11月14日,太岳军区组建的豫西抗日第二支队1500余人,在司令员刘聚奎带领下,在济源渡过黄河,进入豫西。此后,由王树声、戴季英、刘子久率领在延安组建的“豫西抗日第三、第四支队”,由刘昌毅、张力雄率领的在太行组织豫西抗日第六支队,都在济源广大军民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渡过黄河,挺进豫西。 

  发展华南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八路军南下支队5000人告别延安,开始南征。12月26日抵达济源邵原。为了支援南下支队,王屋县在北寨村设立粮食柴草供应站,组织大批群众运炉渣、抬沙土、铺垫“冰桥”,并出动县独立营和十八团护送。12月27日,南下支队越“冰桥”,渡过黄河。王震即向党中央报告南渡黄河的喜讯。一直密切关注着南下支队的毛泽东,收到电报后很高兴,随即回电祝贺他们:“50天行军,安全渡过黄河。”这无疑也是对济源、王屋两县军民支前工作的充分肯定。欣喜之余,王震吟诗一首:“祖国黄河长,长江我故乡;北伐又南征,奋斗求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济源人民力支援陈谢大军渡河南下,逐鹿中原。1947年8月,按照党中央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陈赓、谢富治统一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九纵队和第三十八军、八纵的第22旅新组成的陈谢集团从豫北济源和晋南强渡黄河出豫西,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济源作为陈谢大军强渡黄河的主战场,担负支援渡河的重任。太岳区第四专署在济源邵原成立支前总指挥部,济源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支前渡河指挥部,设立支前总兵站和转运站。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县组织数万民工参加支前。全县新建及修复船只62艘,并送到了各个渡口。组织了由1340名优秀船工组成的摆渡队伍,为大军筹集了面粉100万公斤,柴草150万公斤,保证了大军的粮草供应。还赶修了全长70余公里的12条公路,栽电线杆336根,架电话线31800米,动员5万名民工和3151头大牲畜、867辆铁木轮大车参加运输。累计出工日198万余个,涌现出272名支前模范功臣。陈谢大军渡河后,截断横贯中原的陇海铁路,东逼洛阳、郑州,西叩潼关,接着又沿伏牛山两侧展开,并挥师南下,以一部向陕南进击,主力向豫西沿平汉路两侧南击。到11月底,共歼敌5万余人,建立了39个县民主政权,完成了在豫陕鄂地区的战略展开,有力配合了刘邓大军和西北野战军的作战。 

  其次,保障了南下北上的地下交通线的畅通。在日伪军事封锁、割裂的困难局面下,中共济源地下党组织牢牢控制了杜八联、砚仙联境内的黄河渡口,设立了虎岭、灵山地下交通站和灵山兵站,在大社建立了秘密据点,先后护送了100余位领导干部、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知名的国际友人,为八路军转运物资数十批。1940年5月,朱德总司令由太行根据地前往洛阳与卫立煌谈判,从济源出太行并在刘坪村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出太行》诗篇:“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1995年,济源市委、市政府在朱德出太行处立碑纪念,2015年,又树立了朱德塑像。朱德出太行处,已成为济源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和革命传统教育场所。 

  最后,为八路军主力输送了大量的兵员和装备。抗日战争中,在济源地方党组织的宣传发动下,无数优秀的愚公儿女参军参战,仅济源地方武装成建制地参加八路军的就先后有5批、1200余人(枪),从济源这片热土上诞生了14军41师123团、空军44师130团和60军180师540团三支功勋卓著的英雄团队。解放战争中,济源、王屋两县先后有5批、6400余名民兵、民工踊跃参战支前;有4批、7000余名优秀青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4军41师122团  前身为豫北抗日游击第一支队和豫北抗日游击第二支队。1945年8月,两个支队合编为第四军分区独立一团。1949年2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14军41师122团,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云南、西藏平叛等重要战斗战役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进驻云南。 

  空军44师130团  前身为八路军晋豫支队。1938年4月,济源县委书记杨伯笙和张敢陈率杜八联、金六联抗日自卫团200人(枪)参加八路军晋豫支队。先后参加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后,为空军44师130团。 

  60军180师540团  由王屋县独立营和济源县独立营合编而成。1949年3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0军180师540团。先后参加攻打临汾、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抗美援朝等。1975年4月,改为浙江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一团,后撤销番号。 

  岁月已随风吹雨打去。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精神。太岳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铸成的历史丰碑,它已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逶迤而气势磅礴、雄伟而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弘扬太岳精神,就济源来说,   

  就是要弘扬开创开拓的精神。太岳根据地开创了革命斗争的新局面,其前无古人的功绩将永载史册。创新、创造是时代的要求。传承先辈先烈开创的丰功伟业,继续破浪前进,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就要弘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根据地建设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挫折和失败,但但英勇的太岳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愈挫愈奋,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任务。今天,面对险滩暗礁,面对重重困难,唯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才能无愧于时代。 

  就是要弘扬不懈奋斗的精神。党领导太岳军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付出了巨大牺牲。仅济源就有1700 多名骨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500 多位外籍干部和战士在济源的土地上光荣牺牲,1.2 万名优秀愚公儿女参加了党领导的正规部队和地方武装,1.78 万群众惨死在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民工、民兵支前数百次,仅 1947 年支援陈谢大军渡河南下即出动 6.45 万人,出工日 198 万余个,涌现出 272名支前模范功臣。党的英雄儿女以血与火的搏击开辟了济源新天地,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新时代。 

  就是要弘扬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太岳根据地创立、发展、壮大的历史上,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党的领导贯穿其中,体现了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让我们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太岳革命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一起奋力前行,夺取更大的成绩,实现更大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