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对济源发展路径的探索

来源:
时间:2016-10-11 10:09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对济源发展路径的探索

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党组织把上级精神和济源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道路,领导济源人民进行波澜壮阔的的创新实践,形成了最为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

  从1978年到2015年,济源市(县)共举行了8次党代会。每次党代会,都体现了济源党组织对前进经验的总结和前进道路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举行的2次党代会,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济源对改革开放和城市化道路进行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召开的3次党代会,对济源加快向城市化转型和实现超常规发展、跳跃式前进以及如何积聚力量、加快崛起进行了探索。新世纪以来,济源召开的3次党代会,对济源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如何展现更大作为做了不懈探索和努力。

  一

  1981年12月,中共济源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举行。这次党代会是改革开放后济源举行的第一次党代会,距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已11年。会议在总结了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后指出,要“明确奋斗目标,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号召全县人民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再一次吹响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号角。

  孙鸿彰在大会上作《深入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为加速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报告。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历史转折至此已经基本实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已被彻底否定,集中精力于生产力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党员干部和民众的共识。基于此,这次党代会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体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报告指出,第三次党代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在党的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对我县各项工作虽有一定推动作用,但会议通过的有关文件,对刘少奇同志进行了诬蔑和攻击,对林彪、“四人帮”歌功颂德,否定了解放后十七年的工作,并把阶级斗争当成了主要任务,这都是错误的。现在,我们郑重宣布:撤销其错误部分,推倒一切诬蔑不实之词。”进一步正本清源,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体现了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由旧路而新路的转轨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是确定新的战略目标并进行布局。报告明确提出了“明确奋斗目标,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中心任务,就是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全面贯彻十条经济建设方针, 努力实现我县1981年至1985年的经济发展规划,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为开创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建设繁荣富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济源打下基础。”这体现了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繁荣富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济源”的目标,要求“八五”期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各行各业都要为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会议号召:“加快前进步伐,建设繁荣富庶、欣欣向荣的新济源,为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体现了济源在发展目标、方向的探索。

  二

  第四次党代会后,全县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到1987年4月中共济源县第五次党代会举行时,济源县“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城乡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新体制的框架已显露雏形;经济建设走上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2.9%,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中共济源县第五次党代会上,张明亮代表四届县委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团结进取改革创新 为建设繁荣兴旺文明富庶的新济源而奋斗》报告。报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发展的三条经验:“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有机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是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加强党的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是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根本保证;发扬愚公移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实现经济翻番、治穷致富的传家宝。” 这三条基本经验,是对济源改革开放近10年来工作经验的初步总结,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济源县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奋力拼搏前进,为实现七五计划,加快翻番步伐,实现经济腾飞,建设繁荣兴旺、文明富庶的现代化新济源而奋斗”的号召。会议把“加快翻番步伐”作为实现济源经济腾飞的抓手和要求。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从1981年算起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为了贯彻落实十二大精神,1983年济源制定了1981年至1990年翻番计划,1985年1月又对计划进行了调整,提出到1990年比1980年翻1.75番的目标。因此,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为跨入20世纪90年代,实现经济腾飞打基础、备后劲。报告指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总揽经济全局,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济源的资源优势,坚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工业生产为骨干,乡镇企业为突破口,山区建设为重点,加强林果业、畜牧业两个重要环节,积极兴办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商品经济,把两个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山区建设五年规划》——引者注)由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这个发展路径,把乡镇企业发展和山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体现了济源在城乡同步发展、全面发展方面的探索,体现了对提升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目标的探索。

  第五次党代会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单独一个部分进行论述。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从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出发,正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突出抓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段自由化这件大事”。第一次在济源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发展整党成果,提高党的战斗力,努力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把全县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一思路,在以后的历次党代会中均有所体现,1990年举行的第六次党代会即予以再次肯定。

  第五次党代会把改革工作做为重要工作进行了部署。综观报告,每个部分字里行间均体现着改革的要求。无论是历史回顾、成就总结,还是国情判断、理论阐述,无论是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还是党的建设,改革进取精神贯穿始终。据统计,报告中使用“改革”一词50次。报告提出了农村改革、工商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部门的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和任务。比如,提出农村改革要认真贯彻中央1987年五号文件,搞好“充实、巩固、配套、提高”工作;工商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着重是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放开企业的经营权。等等。

  三

  1990年4月,济源市举行了第六次党代会。这是20世纪90年代济源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当时,东欧局势动荡,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济源的改革和建设也存在困难,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严峻考验。第六次党代会,对于进一步稳定和发展济源的政治经济形势,实现20世纪90年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文焕代表五届市委作《加强党的领导 密切联系群众 夺取济源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六届市委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进一步搞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使济源市经济建设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为本世纪末实现第二个翻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打好基础,积蓄力量。第一次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写入济源党代会文件,这体现了济源市委对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由于济源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1990年到1992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国民生产总值由8亿元增长到13亿元,增长了62.5%;工农业总产值由165287万元增长到327263万元,增长了98%;财政收入由4040万元增长到7052万元,增长了75%,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市)财政收入十强行列。“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个好的做法,始终被历届济源市委所传承。

  济源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围绕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城乡改革。治理整顿是缓解矛盾,理顺关系,使经济建设渡过难关,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报告提出了工商业改革的路径——主要是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要求根据“稳定政策、兴利除弊、分类指导、多作贡献”的原则,积极做好新一轮承包工作。提出工业企业要“围绕产品和品种的升级换代、工艺设备的革新改造,有重点的组织攻关,促进企业上等级、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要抓好重点企业,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资金、技术优势,继续巩固和发展企业集团,逐步推行行业管理。”为济源市属工业的大改革、大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此次会议后,济源进一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工业特别是市属工业上,以市属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加大企业技改、扩改力度,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了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构想一批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以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济源市第六次党代会对济源发展探索的另一个亮点是把加快城市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报告指出,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为振兴济源经济创造条件”。这是以往党代会报告中所没有体现过的。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济源撤县设市,济源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市委认识到,济源的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备,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要促进济源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城市建设。报告指出,“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心市区要有重点地兴建供水、供热、电力、通讯及文化、游乐等基础设施,为方便群众生活,争取外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求各求各乡镇也要搞好规划,抓好道路、电力、市场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出要逐步开发和配套风景旅游区,增强吸引力,提高知名度,为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城乡经济服务。这个决策,把城市建设放在振兴济源经济的基础地位,体现了济源以城市建设提升集聚能力和辐射功能的探索,进一步加快了济源的城市化进程。

  四

  1993年4月,中共济源市第七次党代会举行。会议确定了“创百亿、争百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全市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发展的目标上来,并规划了实现路径和方法,为促进了济源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快速发展,有效提升济源的地位和形象进行了探索。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报告的主导思想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在中共济源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高文焕代表六届市委作《紧抓历史机遇 加快发展步伐 夺取济源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报告。根据济源经济社会快速推进态势以及济源特有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全国、全省发展形势,省委赋予济源特别试点县(市)的优惠政策机遇,报告要求全市“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以创百亿为目标,紧紧抓住黄河小浪底水库、沁北电厂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济源市境内动工兴建的历史机遇,突出农业抓开发,工业上规模,积极兴办第三产业,把济源初步建成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机电、轻纺为骨干产业的工业基地,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成豫西北的商品集散地和旅游观光胜地,使济源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提出了全市经济经济“高起点、超常规、大跨度、跳跃式”地发展的理念。报告指出,在发展视野上,要着眼高起点,一切工作都必须在高起点上起步,争创一流。在发展构想上,要敢于超常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常规,敢闯敢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想问题、办事情,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要大胆地干,一干到底。在发展速度上,要实现大跨度,既坚持从济源实际出发,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又通过主、客观的努力,创造条件,大干快上,使济源经济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在发展目标上,要实现跳跃式,一年一个新变化,年年攀登台阶,到1996年实现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超百亿,走在全省前列,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县(市)。济源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勇气、更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第七次党代会后,济源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从1993年到1996年,济源工农业总产值从48.21亿元增长到106亿元,财政收入从11258万元增长3733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98万元),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七次党代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步伐”,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来抓”。同时提出“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加快党政机构的改革步伐”“要围绕农业走向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济源市第八次党代会在回顾七次党代会以来围绕建立市场经济所进行的改革时,认为各项改革均取得了新突破。其中,农村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着力解决了分散经营与市场衔接问题,公司+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得到发展;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着力转换经营机制,市属骨干企业重点抓好规模扩张、集团组建,对弱小企业实行兼并、托管、破产,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资产重组。

  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济源市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体现了“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思路。指出要“下大气力培育市场,发展旅游事业,积极兴办第三产业”。并且确定了工作目标:“力争到1997年,使全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达到30%以上”。这体现了对济源市委对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索。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占25.6%,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22.2%的占比,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到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占31.6%。

  五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影响日益显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也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1998年5月,中共济源市第八次党代会召开,大会对如何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济源带入全面发展的21世纪,进行了探索。

  铁代生代表七届市委作《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建设繁荣昌盛的新济源》报告。报告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济源经济社会的快速推进以及特有的区位、交通、大项目优势,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重视,实行省直管体制标志着济源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起点上,济源今后五年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下世纪济源发展的进程。”根据济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交织的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障碍造成困难的情况,报告把八届市委的任期分为两个阶段,并确定工作任务:20世纪最后两年半时间为第一阶段,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面完成“九五”计划;进入21世纪后的两年半时间为第二阶段,抓住一切发展机遇,加快发展进程,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更大的突破。“两个阶段”的划分和实施,为济源不断克服各种困难,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实现新一轮崛起跨越奠定了基础。

  第八次党代会报告的另一个亮点是对市属企业改革进行了部署。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运行机制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跨世纪战略目标”,把“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改革”作为首要任务。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在“抓好大的”同时,“放活小的”,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济源市第八次党代会进一步强化工业兴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提出要“进一步抓大放小,加大市属企业的改革力度”。报告认为,市属企业在济源市经济总量中比重较大,改革成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经济发展。市属骨干企业要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走内涵集约型增长之路。中小企业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出售转让为主要内容,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形成所有制形式多元化的市场主体。1998年起,济源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形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加快市属企业改革步伐。其中,豫光集团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1年通过上市评审,2002年7月在上交所上市,成为济源第一家上市公司。济钢2001年11月完成整体改制,成为全国钢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第一个市属国有企业,并作为河南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先进典型在全省推广。到2002年底,先后对100多家市属企业和乡镇企业进行了改制,全市企业改制面达97.6%。通过改制,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扭亏增盈的步伐不断加快,为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奠定了基础。

  六

  2003年3月,中共济源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这是新世纪济源市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周春艳代表八届市委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报告,对济源在中原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探索。

  贯穿报告始终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包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党的十六大后,中共河南省委也提出了“中原崛起”的目标,其内涵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3000美元,基本实现工业化,努力使河南的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当时,济源市委认为济源非常有条件,不管是从政治责任,还是从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建立的物质基础上来讲,济源作为豫西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理应走在全省最前列,理应勇挑重担为全省发展大局做出新贡献。经过集思广益、科学论证,2003年1月,以市委文件形式下发了《中共济源市委关于在中原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意见》,明确提出在中原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236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4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城镇化率达到60%,提前10年全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人民生活由初级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把“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为报告的主题部分加以论述。第九次党代会后,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济源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共同行动纲领,对济源当时及以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3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37.3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40元,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了预期目标。

  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进一步肯定了济源加快发展的工作理念。在总结八次党代会以来各项工作时,把“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快速发展”作为主要体会之一。肯定了八届市委提出的“突出工业带动,坚持‘四轮’驱动,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争第一、城市品位在全省创一流”“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等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思路和工作要求,认为这“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成为济源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以贯之的重要抓手和理念。第九次党代会后,济源抓住被列入中原城市群和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的机遇,全面“加快发展”,经济社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到2006年12月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时,全市生产总值从78.68亿元增加到180.36亿元,年均增长16.2%;全口径财政收入从8.09亿元增加到26.5亿元,年均增长3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3.25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增长35.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014元增加到10298元,年均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694元增加到4510元,年均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幅三年居全省第一位,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幅两年居全省第一位。

  报告的另一个亮点是把创建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创建是济源一以贯之的优势。20世纪90年代,济源市以“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管理、争创一流”为指导思想,曾连续7年荣获全省“三优杯”竞赛优胜奖。1998年7月,启动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1999年3月,启动了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中国旅游城市、河南省园林城市、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市和河南省文明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五城联创”工作,旨在以创建提升城市化水平,构筑加快发展的平台。报告指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品位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报告把“加大城市创建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在“城市建设上‘不求最大,但求最好’,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活动。”第九次党代会把创建工作列为单独部分进行论述,推进了创建工作提速发展。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创建成为推进济源城市发展重要载体,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等荣誉,2015年2月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创建伴随着济源城市的发展和成长,创建提升了济源,同时济源也为创建增加了新的内涵。

  报告对还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行探索。指出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力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要明显上升。”“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购买、兼并或参股国有、集体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第九次党代会后,济源坚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国外优势生产要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速发展蓄足后劲。2006年,济源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成为推进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比2002年提高11.3个百分点。

  七

  2006年12月,中共济源市第十次党代会举行。段喜中代表九届市委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济源而努力奋斗》报告。大会确立了“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技兴市、文化立市、三产富市”五大发展战略,提出了“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济源”的奋斗目标。

  2003年,省委站在“中部崛起”的战略高度,把济源列入中原城市群。2005年,济源列入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济源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关注济源的发展,希望济源能够在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作用,创造经验,形成特色,为全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在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市委审时度势,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竞争共存,确定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济源”的目标。这个目标,经过近10年不断地探索完善,在2016年1月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被确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济源”,从“富裕文明和谐新济源”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济源”,体现了济源探索和发展的与时俱进和一脉相承。

  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贯穿整个报告,是整个报告的灵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济源而努力奋斗”。报告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夯实建设新济源的思想根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把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建设新济源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和谐济源建设”。第十次党代会后,济源市以发展第一要务,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建立起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机制,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团结、务实、奋进,凝聚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力量,形成推进济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六个统筹”的发展路径。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后,济源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建设新济源的重要载体,确定了“关键是抓好发展,核心是抓好统筹,重点是抓好农村”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政策措施等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政策。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从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加快三个组团建设、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十多年努力,全域城乡一体化,已成为济源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回顾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奠定基础、反哺农村、机制创新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到2006年,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个阶段是2007年到2010年,济源坚持以城乡一体化统揽全局,围绕“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思路,工业化、城镇化有效带动了农业农村发展进程,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以后,致力于从制度层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在济源历届班子、全市上下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要素配置“六个一体化”的科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和路径。实践证明,“六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济源的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八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此,省委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构想。2010年11月,省委八届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并且正式列入河南省“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将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2011年8月,济源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紧紧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重大机遇,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的目标,推动济源充分发挥体制优势、精神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赵素萍代表济源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务实重干 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报告。报告开明宗义地提出了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务实重干,为民发展,为民谋利,为把济源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按照中原经济区总体战略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济源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济源市确立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基地”的发展目标,即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新型有色、装备制造、能源基地,沿边开放合作示范区,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和改革创新试验区。

  济源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这一奋斗目标,……着力改革开放,着力项目带动,着力产业提升,着力民生民心,加快推进‘实力济源、活力济源、魅力济源、文明济源、和谐济源、生态济源’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明确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的路径和重点。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2016年1月,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形成了“一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打造(着力打造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改革创新先行区、现代化建设样板区)、五个济源(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设活力济源、实力济源、美丽济源、好客济源、幸福济源)”的奋斗目标。

  党代会报告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部署。提出要按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的理念,“……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铅锌深加工、全省重要的特种装备制造两个千亿元产业基地”。要“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极大加快了产业和城市转型步伐。第十一次党代会后,济源强力推进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加经济和城市转型步伐。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66.9∶28.7;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75%,高成长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分别达30%,三个产业集聚(开发)区入驻企业165家,吸纳就业9万余人,书写了产业与城市相融相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辉煌篇章。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8次党代会,每次党代会报告都对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以及围绕这一目标而提出的阶段性任务或要求进行分析和阐述,对济源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在每次探索中,济源市委都认真贯彻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思想成果,以指导新的实践。从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到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莫不如此。党代会的每次探索,都体现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且全方位体现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布局。正是这种精神,使济源的发展能够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使济源发展的脚步更加“蹄疾而步稳”。我们相信,即将召开的中共济源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探索适合济源发展的道路,全面推进济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