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切实解决“四风”问题
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长 王天顺
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愚公移山精神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愚公移山》为题作了闭幕词,意味深长地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并把愚公移山精神全面总结和概括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搬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愚公移山精神由此成为我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就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要达到活动预期目标,必须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彻底推翻这四座大山,重申、重铸、重塑党群干群之间的舟水之喻、鱼水之谊、血肉之情,在群众中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形象。
解决“四风”问题要坚定信念、下定决心。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四风”问题严重违背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四风”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理想信念的缺失。解决“四风”问题,必须在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愚公家乡河南济源市近一年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从4000条表述语中遴选、提炼并研究确定了“愚公移山 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济源人民敢想敢干、勇争一流的理想信念;市委组织部也率先提出“四个敢于叫响”(敢于叫响向我看齐,敢于叫响从我做起,敢于叫响让我担当,敢于叫响对我监督),下定了转变作风的决心。只有具备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才能下定决心解决作风问题,才能坚定彻底解决“四风”问题的理想信念,采取有力措施,让受到不良风气感染的人“吃药、打针、排毒”,使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一个大的改观、战斗力有一个大的增强。
解决“四风”问题要敢于亮丑、不怕牺牲。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四风”上,“四风”问题已成为党的肌体的重症、顽症,成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如果讳疾忌医,遮遮掩掩,不敢亮丑,不敢较真,就会逐渐失去党的群众基础。对共产党人来说,人民群众就是“上帝”。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感动“上帝”,“上帝”会帮助我们搬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惹怒“上帝”,上帝会让脱离人民群众的党员干部最终垮台。解决“四风”问题,就应当发扬不怕牺牲的愚公移山精神,不怕暴露短处和不足,不怕损害名誉和形象,坚持开门搞活动,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正视矛盾和问题,敢于揭短亮丑,敢于触及思想,敢于喊出“向我开炮”,敢于切除肌体的毒瘤,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从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入手,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比如公车私用问题,就是“四风”的一个具体体现,河南济源市采取了粘贴“公务用车”标识的做法,市委向全市人民发送短信求监督,发动广大群众对公车私用现象揭短亮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真正看到市委整治“四风”问题的决心和勇气,树立了良好形象。
解决“四风”问题要务实重干、排除万难。毛泽东同志在七大期间三次讲到愚公移山的故事,强调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但前进的道路上是有困难的,必须万众一心,去战胜困难。作风问题在党员干部中长期存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建国初期要求全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到延安整风时期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到如今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所经受的困难和阻力是巨大的,必须务实重干、排除万难。当前,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文山会海、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三公经费支出超标、跑官要官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同样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千难万难,干就不难。“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解决“四风”问题同样如此,只有大力弘扬务实重干、排除万难的愚公移山精神,坚韧不拔地干,持之以恒地干,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好“四风”问题,以干部作风转变促进社会风气好转,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河南济源市连续七年开展“一创双优”(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教育活动,坚持开门纳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推行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坚持不懈地抓作风建设,不断克服、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化了发展环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解决“四风”问题要力求实效、争取胜利。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在七大期间反复强调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解决“四风”问题,必须有必胜的信心,牢固树立争取胜利、确保实效的意识,以整风的精神来抓,努力做到“不虚”、“不空”、“不偏”,在解决作风问题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上取得实效,在增强服务群众意识上取得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再访西柏坡时指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河南济源市近年来坚持每季度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请社会各界代表对市直单位的工作作风进行评议,对连续两次行风评议末位的单位负责同志予以免职或调整,近年来已免职3人,诫勉谈话7人,效果明显,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彻底解决“四风”问题,争取最后的胜利,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深入推进、取得实效,感动人民群众这一“上帝”,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