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举措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来源:《新时期济源党史专题资料选编》
时间:2014-04-09 16:51

新时期新举措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组织。198111 7 日根据河南省委[1979]98号文件和[1980]32 号文件精神,经省委、地委批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济源县委员会正式成立,在历届中共济源市(县)委的领导下,市(县)政协在全市(县) 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履行职能和加强自身建设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济源县政协的建立

1981 3 14 日,经中共济源县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建立筹建首届政协领导小组。筹建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孙鸿彰同志任组长,副书记李天堂、县委统战部部长徐恭玉、副部长余丽华、组织部副部长侯家祥、水利局副局长梁统彰等同志为副组长,文化局副局长王怀秀、财政局副局长何业卿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委统战部秘书石磊(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1981 11 1 日至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济源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宣告济源县政协正式成立,揭开了济源市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历史篇章。

这次会议在团结、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取得圆满成功。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听取了县委书记孙鸿彰同志的开幕词,听取审议了县委副书记李天堂同志代表县政协筹建领导小组所作的筹建工作汇报,列席了县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县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济源县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济源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筹备工作报告的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济源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决议》。

()协商推荐首届政协委员

我县首届政协委员是在中共济源县委的直接领导下,由政协筹建小组会同有关单位、人民团体、各界人士,进行民主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反复酝酿讨论后遴选出来的。采取这一形式遴选政协委员的原因有三:一是我县原无政协组织,不可能由前届委员会提名增选或推选;二是委员们分散在各单位,情况互不了解,难以推荐出合适的代表人选;三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十年大破坏在部分知识分子中和其他人士中余悸犹存。因此,遴选委员工作只能由筹建小组的工作人员去个别接触和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反复研究,具体协商而后产生。

()首届委员会组成情况

政协济源县第一届委员会由15 个界别组成,初选时有委员78 人,其中中共界5 人、共青团界3 人、工会界4 人、妇联界3 人、农民界5 人、教育界8 人、医药卫生界9 人、科技界8 人、文艺界3 人、工商界3 人、体育界2 人、少数民族界4人、宗教界2 人、侨眷界2 人、特别邀请人士17 人。在全体委员中,中共党员36人,占46%,党外人士42 人,占54%,妇女9 人,占11.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30%,充分显示了这届委员的广泛性、群众性。

二、新时期政协的发展及成就

济源市(县)政协成立以来,在市(县)委的领导和上级政协的指导下,始终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密联系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独特优势,认真履行各项职能,为全市(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政协的决议及时贯彻下去,一届委员会先后召开了七次常委会议、六次各界人士参加的小型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开始后,政协先后召开两次在县城的部分委员座谈会和各界人士座谈会,大家耳闻目睹了“八·一六”行动以后的喜人变化,纷纷畅谈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以后的大好形势。为了探索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污染问题,召开了一次解决城区环境污染问题的专题汇报讨论会。党中央发出清除精神污染的号召之后,连续召开两次各界人士座谈会、妇女座谈会,大家建议应建立文化室、民兵青年之家,在青少年和职工中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加强青少年和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用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武装头脑,抵制和战胜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作出了贡献。

二届委员会除定期举行常委会、全体会议和列席县人大会议外,还通过召开各种纪念会、座谈会和向委员印发学习资料、书信等形式,扩大了政治协商和广泛联系的渠道。在民主协商的内容方面,就全县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山区建设等重要事务进行协商,主要有:参与全县国民经济计划、财政预算的讨论,委员们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发表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委员们通过常委会、座谈会对文化生活、学校教育、工业企业、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参与普法教育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委员学习法律常识,自觉遵守、积极宣传法律法规;继续发挥政协多渠道智囊团的作用,积极为“四化”建设和人民服务;编发《政协简报》,开辟《政协宣传栏》,给每个委员征订《人民政协报》;为实现祖国统一,广泛联系港澳台侨同胞和海外华侨,以鼓励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届委员会在以常委会为中心积极参与协商和决策的同时,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参政议政活动。分别就党的建设、干部作风、市场物价、深化企业改革、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座谈,给政府提供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起到了参谋和助手的作用;进一步宣传党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热情接待海外回乡探亲同胞;组织和推动政协委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贯彻中共十三大精神,更加积极主动参政议政,促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经常化、制度化;继续做好海外联谊活动,进一步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宣传人民政协工作。各组委员也进行了一系列视察、调研活动,如:工业科技组就企业推行厂长承包经营责任制,深入厂矿调查研究;农业科技组就玉米制种、苹果低产园改造深入农村实地调查、总结;工商组配合有关部门就整顿市场打击伪劣假冒产品积极开展活动。并提出了调研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四届委员会在帮助各界人士自我提高方面开展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政协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教育委员树立做好政协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激发了各界人士的政治热情,奠定了做好政协工作的思想基础。在自身组织建设方面,经中共济源市委批准,先后组建了5 个专门工作委员会,有效地加强了政协的基础工作;在完善协商监督机制方面,依据政协章程,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定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实施细则》、《政协提案工作条例》、《政协济源市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各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初步做到了协商监督有章可循,克服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发挥人才优势、履行政协职能方面,建立了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家咨询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咨询服务工作;组织委员开展了“创三优”(提优秀提案,写优秀论文,创优秀科研成果)、“三引进”(引技术、资金、人才)和“结一对、联一百”(结一对友好县市与一百个县市取得经常性联系) 活动,组织“三胞三属”开展了“四个一”(为家乡建设提一条建议,介绍一条信息,引进一个项目,上一个出口创汇企业)活动,为拓宽政协工作新领域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五届委员会遵照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要切实有效地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指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选好角度,发挥优势”的要求,制定了《政协济源市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实施细则》,明确规范了政协履行职责的内容、范围、形式和保证措施。同时,依照《细则》规定,积极参与了事关全市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协商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有序组织各专门委员会和政协各界人士开展调查研究、视察督察等活动。

六届委员会一方面主动探索、认真实践,主动请示汇报、争取党委重视关怀,与党政部门建立了可供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具体制度和配套措施,推进了履行政协职能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另一方面,组织各界人士和专委会主动选题调研,向市委、政府提交了“科教兴市与人才战略”、“工业布局与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环境与保护”、“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关于大力发展我市旅游业的调查报告”、“关于我市私营企业的发展与思考”等16 项专题报告,促进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七届委员会以开展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人民政协成立55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政协章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身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围绕“十一五”规划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课题,先后开展了如何优化工业结构的调研、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调研,以及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调研,并撰写了调查报告《发展壮大中等城市群,促进中部地区迅猛崛起》,对促进中部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努力做好横向联谊和团结工作,积极参加在湖南省衡阳市和我省平顶山市举办的全国14 省、市(自治区)22 市(区)政协第2526 次工作研讨暨经济协作会议,积极宣传济源,联系经济合作项目,做好招商引资,提高我市知名度;配合全市纪念《愚公移山》发表60周年活动进行宣传,牵头组织了《太行山水志》百米大型画卷;重视民族宗教团结工作,鼓励民族宗教界政协委员发挥影响力大的优势,宣传民族宗教政策,为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八届政协委员会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人民政协事业呈现出务实进取、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组织开展了工业企业调研、养兔产业调研、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布局调研、民营担保公司调研30 多次小型调研,并撰写了内容翔实的调查报告,为我市各项工作发展建言献策。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08 年和2011 年先后举办了两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推动了王屋山综合保护与开发工作,促进了济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强横向联谊和相互交流工作,筹备并主办省辖市政协主席联系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省政协港澳台侨工作会议,积极参加全国16 34市(区)政协横向联谊活动,组织赴山西省临汾、晋城等市进行区域合作专题考察,组织驻我市的省政协委员赴平顶山进行视察,并邀请周边省市政协等参加我市政协成立30 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等。高度重视百村富民工程驻村工作,先后入驻坡头镇双堂村和思礼镇张庄村,通过协调资金物资、建设生活生产设施、推动农业发展等方式改变了两村的面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充分发挥重点提案办理的监督作用,健全机制,不断增强提案办理实效

()加强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提案质量

政协提案工作始终坚持把立足点放在促进科学发展上,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把切入点放在提案质量、务求实效上,充分发挥督办重点提案、表彰优秀提案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拓展优秀提案来源。注重提案与大会发言材料、专委会调研报告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互相转化,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扩大提案的社会参与面,进一步拓宽知情渠道,加强培训、精心选题,注重调研,不断提高提案质量。

()搞好协调服务,切实增强办理实效

加强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促进提案办理跟踪、办理反馈、重点督办等工作环节的落实。充分发挥提案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改进服务方式,把提案工作与社情民意、政协信息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创提案工作的新局面,提升提案工作水平。

()抓好宣传工作,扩大提案社会影响

积极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提案有关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政协提案,使提案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加大与新闻媒体的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参政议政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宣传提案承办单位办理提案工作和办理成效等,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对提案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率。

()完善工作机制,增添提案工作活力

进一步规范提案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适时修改政协济源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研究制定提案质量评价标准,重点提案筛选和办理程序等规定,实现提案工作信息透明化、资源网络化、管理科学化,使提案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基本实现所有提案者对提案的办理情况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

四、文史资料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征集和编纂文史资料是教育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一项文化事业。政协成立以来,市(县)政协站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按照“以史鉴今,总结过去,服务当代”的原则,创新征集思路和角度,不断提高文史工作质量,著书立说,硕果累累。

1985 9 24 日,编印完成了第一期《济源文史资料》,并邀请老同志撰写一些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政治斗争、武装斗争方面有价值的史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做到不溢美,不贬损,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本来面目。

1988 3 月,县政协委员尚延豪、赵永利着手收集整理尚宜元先生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的片断和萍琮先生早年兴办济贫工读中学的事迹。

1991 3 月制定了《征集文史资料提要》,提要从政治、军事、教育、文化、卫生、宗教、侨务、风土人情及土特产方面提出了73 条线索。

1992 年第一辑《济源文史资料》正式定稿出版,共七个栏目,39 篇材料,11多万字。

1993 年完成编辑《济源文史资料》第二辑。

1994 年,搜集整理革命先烈薛子中同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亲自撰写的《黔滇川旅行记》。通过这一辑史料的发表,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年轻一代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过去,永远学习先烈不畏艰难的革命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

1995 年,征集完成《济源文史资料》第三辑。

1996 年,征集完成《济源文史资料》第四辑。

1997 年,征集反映济源籍在外工作人员情况的资料,拟将编撰为《天涯海角济源人》一书。

1998 年,市委以济文[1998]126 号文件批转了《市政协党组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文史资料和聘请特约撰稿人的报告》,集中搜集整理了清末济源籍诗人卫宗庆的《扫花诗草》一书和反映我市在外工作人员情况的《天涯海角济源人》一书的资料。

1999 年正式出版第一辑《天涯海角济源人》,该书共收集济源籍在外工作人员71 人,近30 万字,实现了让历史永远记住走出济源的济源人的愿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000 年,编辑出版《天涯海角济源人》第二辑,该书为宣传济源、提高济源的知名度发挥了很大作用。为配合我市发展旅游事业的新形势,还编辑出版了《王屋山药王觅踪》。

2003 年开始编纂《济源历史与文化》大型综合性书稿,这是我市政协组建以来第一部以全国统一刊号出版的史书,也是我市唯一的、综合性的、精编精选的历史文化专著。

2004 年完成了《济源历史文化精篇》一书。该书文字总量约100 万字,并配有彩色插图600 余幅,比较全面系统反映了我市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建国30 多年来的文化建设成就。

2008 年完成一批有关济源水文化的研究论文,其中《西滩:〈诗经〉中的“在河之洲”》一文得到了省社科院专家的充分肯定。

2009 年撰写发表了《金元时期王屋山道教活动初探》一文,填补了金元时期王屋山道教活动研究的空白。《关于王屋山道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王屋山文化精神刍议》两篇研究论文,有针对性地阐述了王屋山道文化资源的现状和开发价值,为王屋山综合开发提出了建议。完成了《忆蟒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征集写作任务。

2010 年正式开始出版《王屋山道学研究》期刊。

2012 年组织启动《王屋山道教》一书的编纂工作,完成初稿30余万字。

五、提升水平,自身建设成效显著

市政协党组充分发挥在政协组织中的核心作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依据宪法和政协章程的规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组织机构不断壮大

市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会任期均为三年,自五届委员会开始,每届任期为五年。至市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共有主席1 名,副主席7 名,秘书长1 名,常务委员48 人,委员256 人,委员会下设提案、经济、教科文卫体、农业、社会法制、民族宗教、文史资料7 个委员会和1 个办公室,规格均为副处级。

()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在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顺应工作发展需要,及时研究出台了新的规章制度。2004年协助市委召开了政协工作会议,市委专门下发了《中共济源市委关于新时期加强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措施和要求,明确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以及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目标和方向。2007 年制定完善了《提案委“三化”工作意见》、《办理政协提案的程序》、《评选优秀提案者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的办法》、《重点提案跟踪办理制度》等办法,使提案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012 10 月制定出台了《政协济源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委员履职服务和管理的暂行办法》,该办法共分为三大内容:即委员履职要求、委员履职保障、委员履职考核。为进一步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委员履职水平,发挥委员作用,推进了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编印了《政协委员履职手册》。

()政治意义不断强化

历届政协党组适应形势的要求,结合市情和工作实际,坚持把加强学习、注重实践贯穿于工作始终。以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民

政协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和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使市委重大决策和部署变成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意志与自觉行动,使政协工作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推进履行职能的“三化”建设,例会、视察、调研、提案对口联系、社情民意等各项规章制度日趋完善,推动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取得的经验与体会

市政协从三十二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为继续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重要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政治保障

中共济源市(县)委历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政协工作,市委、市政府坚持重大问题主动与政协协商,重要工作主动请市政协参与,重要情况主动向政协通报,及时解决政协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领导多次认真听取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常委会充分发挥参加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做好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通过座谈、提案、社情民意反映等形式,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力求所建之言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使所做工作富有影响力和推动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同。

()团结、民主是政协工作的永恒主题

做好各项经常性工作,对于有效履行政协职能、充分发挥政协作用至关重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增进团结促和谐,发扬民主促和谐,加强联谊促和谐”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协界别众多的优点和优势,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履行职能的重中之重。委员会紧紧围绕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使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实践证明,只有把履行职能的实践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尊重。

()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是政协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注重加强学习教育提升思想认识,探索新时期政协工作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不断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加强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积极营造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以表彰先进典型激发工作热情,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都能充分认识到政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精力放到工作上,把本领贡献到事业上,以不可替代的优势彰显价值,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推动发展,正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着济源市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伟大进程。

(济源市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