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轵关长城

来源:
时间:2017-05-12 19:07

 

北齐王朝作为一个地方性政权,立国仅28年,却前后兴工7次,共修筑了5道长城,纵横数千里,其工程之大,在秦汉之后、明朝以前的长城修建上可推为第一。其中,北齐南线最重要的一段长城是轵关长城

  北齐轵关长城始建于河清二年(563年),《北齐书》载:“河清二年三月乙丑,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筑戍于轵关……。”同书又载:“河清二年四月,(斛律)光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轵关,为太行八陉最南面的第一陉,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北与山西阳城县交界处。勋掌城故址,在今济源县西北,亦近山西省界。这段长城大致为东西走向,逶迤于今河南济源县与山西泽州县交界的太行山区,每隔7.5公里左右立一戍堡。经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北齐的轵关长城遗址。现存此段长城遗址起自泽州县晋庙铺镇斑鸠岭村南约1公里处,东北行约3公里止,越山谷又于背泉村西约100米处石崖上起,向东经背泉村、大口村,行约5公里止于满安岭断崖上,大体呈东西走向,全长约9公里,墙体两侧均以石灰岩块石砌成,中间用碎石填充。斑鸠岭段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改筑成工事,上部已毁,背泉村、大口村段保存尚好,基宽约4米,顶宽约2米,残高约3米。这段长城位于北齐都城和陪都的南侧,显然不是用来防御北方之敌的,由于长城所在的轵关陉为河南进入山西的交通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段长城的修建是用来抵御北周军队的进攻。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修筑的轵关长城并非创筑,在北齐建国之初就已有修筑,《北齐书》:“文宣嗣事,镇河阳,破西将杨等。时帝以怀州刺史平鉴等所筑城深入敌境,欲弃之,乐以轵关要害,必须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将,而还镇河阳,拜司空。齐受禅,乐进玺绶。进封河东郡王,迁司徒。周文东至崤、陕,遣其行台侯莫陈崇自齐子岭趣轵关,仪同杨从鼓钟道出建州,陷孤公戍。诏乐总大众御之。”同书还载:“鉴奏请于州西故轵道筑城以防遏西寇,朝廷从之。”《北史》亦云:“文襄辅政,封西平县伯,迁怀州刺史。鉴奏请于州西故轵关道筑城,以防西军,从之。”由此可知,这道轵关长城在北齐初年就已建设,当时用于防御西魏的进攻,西魏为北周所灭后,北齐的后继者们又重修、加固,用以防御北周。(李保国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