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在济源玉阳山上写的《无题》欣赏

来源:
时间:2015-12-03 02:05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李商隐对于诗歌的贡献,特别在于他所独创的无题诗。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出生于河南省沁阳。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河南省济源市西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据考,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这首诗记叙的应是两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暂相见后即又离别的景况,这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以知道。东风即春风,隐指季节;紧随着用百花残点出时令,是为春暮。在这样的时节,两个相爱的人儿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又不得不面临着分离。相见本已是万分难得,而离别就更为难舍。按一般而言,诗歌是先写景,后抒情;在这里,作者却是先述离情,再描悲景,更衬出诗人处于两难之境的伤悲心情。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紧接着,作者在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谐音,用到死成灰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早晨对镜梳妆的时候,担心因饱受思念之苦而愁白了头发;夜晚对月低吟的时候,害怕不能表达出那一份思念而倍觉月光的清寒。对,是顾影自怜;对,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的时间点示,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末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是很恰切的。青鸟,是神话中给王母娘娘当信使的神鸟。当时,诗人处于玉阳山东山,虽与恋人同处一山,距离不算遥远,但因为他们的爱情不能见容于社会,所以会遭遇到种种的波折和阻碍。句中的无多路,可作没有多远的路没有别的什么路来理解,但无论是哪一种解释,诗人却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鸟来探听消息,可见他们的相见是多么的难!以此回扣相见时难,也更进一步突显出别亦难,这样就使得全诗首尾圆合、浑然一体了。

  最后,让我们再以译读的方式来领略一下这首爱情的绝唱”——

        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

        你我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
        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
        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
        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
        我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
        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
        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